魔法识字,我们在路上
魔法识字,我们在路上
辜玉琼
对于北京师范大学深圳南山附属学校小学部李虎老师主持的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很多专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崔峦称,“这是识字可以做到无师自通的奥秘。”《深圳特区报》曾采访后写到:“六岁博览群书,七岁轻松写话在中国将成为现实。”
一二年级正是学习识字的黄金时代,但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很多问题,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速度慢、阅读起步晚,不能快速识字,不能自主阅读,严重影响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制约了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
怎样才能攻克这个难关呢?李虎老师编创和使用的《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巧妙地综合运用了识字教学的规律,把汉字的构成规律、汉字识记规律以及汉字学习与书面语言学习互相促进的规律结合起来、融于一体,开辟了一条儿童快速高效识字的道路。
一、观摩学习,我们的眼前为之一亮。
为了探寻魔法识字的秘密,2015年,学校领导到深圳观摩,带领老师到成都学习,观摩了两位青年教师“自主识字”课和一节“联想写话”课。课堂上,一年级孩子拿着自主识字检测表在现场接受老师们“一对一”的抽测。抽测结果让人震惊:无论老师怎样测,学生几乎都能准确地读出来,自信大方,读音准确,甚至十星级中一些生僻的汉字也难不倒他们,让现场的老师们啧啧称赞。
同时,二年级学生正在进行“联想写话”,李虎老师在现场征集了一些词语,交给二年级学生在现场写话。一节课的功夫,孩子们写好了,拿给现场的老师们点评,许多老师都给了很高的评价:句子通顺完整,,语句流畅自然,书写工整,标点极少出错,真棒!
二、魔法识字,孩子的识字之路变得简单。
这几次观摩学习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我们对“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与李虎老师取得联系,通过视频、微信交流、参观学习等方法,掌握了教学操作方法。我们信心满满,给这项实验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魔法识字”!
2016年9月,新的一届一年级小朋友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大显身手的机会到啦!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我们同步使用《汉语拼音速成游戏卡》,孩子们特别感兴趣,他们一边折,一边拼读,很快就掌握了声母、韵母的拼读方法。
拼音关一过,识字关来了!我们用两条腿走路,一边跟随新编教材的脚步,采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和“注音识字”等方法,带领孩子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另一方面,我们每周花一节课上“魔法识字”课。通过“猜、拼、读、测”四个环节,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里,自主学习,顺利通过一个星级的学习和测试。
每个孩子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为了让后进的孩子跟上大家的脚步,我们想了许多办法。
1.个别辅导。利用点滴空闲时间,我们把识字困难的孩子叫到面前,耐心地教读,交给他记忆方法,孩子的兴趣提高了,能自己主动去识字,识字量自然也增加了。
2.同学互助。课下、晚饭后,阅读课上,识字快速的孩子变身为小老师,手把手地教其他孩子识字。
3.家长参与。晚上回家和周末时,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识字,一起学习。孩子们满怀自豪地教爸爸妈妈剪、折卡片,向他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或与他们开展竞赛。这样的识字方式,家长新奇,孩子兴奋,效果特别好。
的确很神奇,一年级学习结束,孩子们接受六年级哥哥姐姐的测试,人均识字达到了了2550个汉字,93%的孩子过了10星级,识字量是人教版规定识字量的65倍。年级学生人均阅读书籍11本,阅读总量超过13万字,是课标规定阅读量的6倍!
三、快乐分享,孩子触摸到一道阅读之门。
当孩子自主识字达到七星级(识字2000个)时,就能进入了“同步阅读”阶段。进行了魔法识字训练以后,孩子的阅读兴趣上来了,也更有自信了。我们分阶梯、分层次引导孩子阅读,激发他们读书识字的热情。
1.读好课文。课堂上,老师采用范读、领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要求孩子大声朗读,字正腔圆,在朗读中理解和感悟文中内容。
2.读好《追赶天边的彩虹》。根据李虎老师为朗读设立了三个星级的朗读标准:一星级:清晰响亮;二星级:正确流利;三星级:富有感情。根据这个标准,我们给予孩子指导和评价,孩子们越读越有劲儿,越读越流畅、富有韵律和感情。
3.读好课外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爱上那些温暖的文字,是我们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
(1)师生共读。利用阅读课,我们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走进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感受千姿百态的生活。我们用轮流讲故事、朗读比赛、好书推荐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提高孩子读书的兴趣,点燃他们读书的热情。
(2)亲子共读。我提倡家长和一起睡前一起读书、周末亲子共读。读书贵在坚持,让阅读成为习惯,成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特别又生动的一种沟通方式。
(3)读书漂流。班级图书角中有班级图书,孩子们随手可拿,随时可读。同时,我们还让好书“漂”起来,孩子把自己读过的好书与同班、同年级的孩子进行“漂流”,这样就可以分享阅读啦!
四、魔法写话,孩子打开一扇写作之窗。
“我的笔下有魔法。”从识字到阅读,从阅读到写话,老师们认真学习“联想写话”的操作步骤,共同研究魔法写话的步骤,预设孩子的想法、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我们轮流上研究课,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在课下集体讨论分析,思考解决之道。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上课模式:
儿歌导入(激发兴趣,让孩子从儿歌中发现魔法写话的秘密。)
彩虹引路(推出上次写作中的佼佼者,展示他的作品,其他孩子点评。)
牛刀小试(师生互动,孩子随意从《追赶天边的彩虹》中选出几个核心词,考考老师,让老师当场作文,意在告诉孩子:作文就是这么简单!)
奇思妙想(老师根据本次作文主题,出示一组核心词,让孩子相互交流,口头作文,理清思路。)
妙笔生花(伴随轻柔的音乐,孩子们写作文。)
佳作欣赏(孩子上台展示自己的作文片段,老师和同学们点评、改进。)
经过这样反复的锤炼,孩子们一天在进步,让人刮目相看。如二年级上学期,习瑞小朋友在《父与子》中的漫画片段描写如下:
到了书房,爸爸轻轻地打开门一看,果不其然,儿子正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书。爸爸压着嗓门说:“儿子,吃饭的时间到了,赶快去,不然妈妈会生气的。”儿子依依不舍地把书放下,朝着饭厅走去。
儿子来到饭厅,坐在座位上,和妈妈等了好一会儿,饭菜都凉了,也没有看到爸爸下来。妈妈有些生气地说:“去!快去看看你爸爸在干什么,马上给我把他叫下来!”
儿子迅速朝书房跑去,推开门一看,爸爸正趴在地上,也十分入迷地读着刚才自己看的那本书,动作也和自己的一模一样,两手托着腮,翘起两条腿。儿子学着妈妈生气的样子说:“你把我叫去吃饭,自己却在这里看书,小心妈妈把你的屁股打开花哟!”这话还真管用,爸爸迅速从地上弹起来,连忙朝饭厅走去。
如果不告诉你,你可能很难想象,这是二年级孩子的习作,前一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语言风趣幽默;后一篇条理清楚、连贯自然,表达真情实感。是不是很惊喜?
五、努力前行,我们一直在路上。
从2016年到现在,我们的魔法识字之路已经走过了4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虽然辛苦,我们无怨无悔。魔法识字、魔法写话让我们尝到了甜头,给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我们实施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更受益无穷的是我们的孩子,通过实验,他们的眼前打开了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任他们雄鹰展翅、自由翱翔!
(本文曾获德阳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作者单位: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618000